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时事聚焦

中国工程院为甘肃添“智”:共携项目“找问题”

所属分类:时事聚焦    发布时间: 2021-08-27    作者:
  分享到:   
二维码分享

  中新网兰州8月26日电 (记者 魏建军)甘肃省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合作委员会及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委员会*次会议26日举行,旨在打造区域性工程科技高端智库。

  2011年,中国工程院与甘肃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积极参与甘肃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促进甘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

  “服务地方科学决策是工程院和甘肃省共建研究院的初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邓秀新表示,要以甘肃研究院为载体,针对甘肃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和需求寻找命题。

图为酒泉市肃州区东洞戈壁农业产业园区。(资料图) 魏建军 摄

  同时,围绕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大任务,以及陇药全链条品质锻造、种质资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铁陆航多式联运联接发展战略等献计出力,当好参谋顾问,组织院士*开展咨询研究、咨询评议。

  甘肃省科技厅厅长张世荣作了甘肃研究院首批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情况汇报,项目紧盯重点产业和“卡脖子”技术,力求充分发挥中国工程院优势,体现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凝练出首批6个项目,涉及冶金、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等甘肃省优势产业领域。

  据张世荣介绍,甘肃处在国家新能源输送走廊的枢纽位置,“水火油气风光核”等能源种类齐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机位居全国前列。但要实现“双碳”目标,甘肃需要进一步突破低碳关键技术,合理规划多能互补,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资源消耗脱钩。

图为兰州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城市运营管理中心。(资料图) 丁凯 摄

  他还提到,甘肃具有“一带一路”区位优势,负有保障丝路安全、畅通的责任。但目前,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铁陆航多式联运联接上,运行机制还不健全,协同效应发挥还不充分,一体化、集装化、网络化、智能化配套技术还存在短板。

  邓秀新表示,将充分发挥院士*智力资源集聚和工程科技的综合优势,聚焦甘肃省冶金及新材料、新能源、核燃料、核技术等首位优势产业,指导和参与重大技术攻关、技术路径的选择,解决产业共性关键问题和“卡脖子”、补短板等核心关键问题。(完)

【编辑:田博群】

本文转载自中国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